语言文化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重德重能,求实求新”的校训精神和学院“德行言语,博采中西”的办学特色,扎实推进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学校的教风学风建设年,在这一大背景下,学院抓教风、促学风、夯实学生管理和服务的基础性工作,暑假期间,在疫情防控的常态之下,学院党委号召全体教职工“步伐不停,干劲不松”,用敬业的态度与专业的知识为学院和学校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持续发力。
以科研创新为抓手,助力教风学风建设
学院积极引导各专业教师做好科学研究工作。大力推进本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四史”专项和国家其它部委项目的申报,并积极备战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项目和天津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扎实推进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确保学科学位点稳步发展。未雨绸缪,认真做好学科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对学科评估的学科构成、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培养条件等方面进行逐项梳理,积极准备各项评估材料。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学习bet356官网第二届党代会精神,以bet356官网教风学风建设年为契机,发挥党员教师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以优良党风带教风、端学风,把好入口关、出口关,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管理。
以线上研修为先导,助力教师发展
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借助外研社、外教社等出版社的高校教师线上研修平台,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一系列的暑期教师培训,助力教师发展。既有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讲座,又有一线教师的教学示范课,内容涉及语言评价素养、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培养等多方面,使教师足不出户便能及时跟上语言教学的最新态势,同时为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科建设
面对新高考改革,学院多措并举,开展招生宣传和报考咨询工作。从政策的研读、课件的制作、问题的预设,到直播的演练、设备的调试,每一个环节学院领导都亲自督导把关,全程提供保障,系主任、骨干教师、教务人员全力以赴,密切配合,通过电话和腾讯课堂相结合的方式,耐心细致地解答考生和家长提出的疑问,确保了学院的优质生源。同时,学院承担了大学英语系列课程的暑期重修班任务,老师们根据学生特点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探索多元化的线上测试模式,帮助重修学生顺利完成英语学业。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为学生提供多方实习实训平台,如国才“云”嗨夏令营,与厦门中语智汇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组织日语专业17级41名同学参加了为期四周的《商务日语》线上远程实训,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职场,而且通过语言的运用增强了自信,提升了交际能力。
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学生工作队伍利用暑假期间做好工作的进一步梳理和安排,假期前通过召开线上线下会议做好学生暑期安全宣教工作,动员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暑期实习,锻炼和提升个人能力。假期通过党团班会议及各类线上培训平台,做好理论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了解学生假期思想动态,关注学生不掉线;利用今日校园平台和各类校外租房、假期出行动态台账,做好学生安全健康的“日报告、零报告”工作,关心学生不停歇;暑期一次次到校办理学生的政审、提档、党团关系转接等工作,服务学生不打烊。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语言文化学院学工队伍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为新学期的工作做了良好的铺垫。
以专业特色为基础,服务疫情防控大局
暑假期间,虽然全国疫情防控局势有向好趋势,但是这场疫情尚未结束,学院师生也身体力行,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学院成立的语言翻译服务突击队暑假期间依然坚守岗位,在机场抗疫一线做好外籍人员的翻译服务工作,用青春挥洒热血,用自己的专业所学贡献社会,也锤炼自身。此外,学院校外住宿留学生众多,老师们在假期与留学生继续保持一对一联络,保证校外住宿留学生的安全,并为他们提供生活帮助和心理疏导,言语知温情,行动见真心,老师们的坚持让留学生克服了很多生活上的困难,也缓解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
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一直督促全体教职工真抓实干,用真学实学的态度提升个人理论层次和素养,用立德树人的初心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用敬业的态度和专业的能力为学院发展添砖加瓦。假期已经画上圆满的句点,但我们的各项工作仍在持续推进,在“十三五”和“十四五”的交汇之际,在学校教风学风建设改革的关键时期,语言文化学院为天理持续助力!